北京校園體育方興未艾:體教結合謀出路,專業師資力量需加強



攝影/本報記者魏彤

12月9日,在2017年中美青少年籃球友誼賽中,北京的幾所籃球名校與美國三傢籃球名校同場較量。北京校園籃球的成長贏得瞭掌聲,經歷瞭近20年的澆灌,北京校園籃球面對美國頂級高中籃球隊,也能拉出幾支隊伍應戰。從張雲松、陳世冬到如今首鋼男籃核心方碩,都是從校園成長為北京籃球的中堅力量。而籃球隻是一個縮影,北京中小學生正在享受體教結合路上體育為自己帶來的快樂。

練體育為上好大學鋪路

美國蒙特沃德學院是籃球名校,籃球名校不是封號,是一場場比賽、一屆屆賽事打出的地位。北京四中籃球隊與該校校隊交手後,隊員邵思銘的體會是,對手在所有位置、所有技術層面都要更強。“這是一次學習的好機會。”四中李冰教練說,“他們對球的專註度,防守的強度,都是咱們國內比賽碰不到的。”中方教練的普遍看法是,這三支美國校隊的孩子們,除瞭籃球技術、訓練理念,在對籃球的熱愛程度上,也都強出一截。

美國的NCAA球員可以直升NBA,但中國的大超聯賽及CUBA聯賽,通過選秀進入CBA的學生球員鳳毛麟角,高中聯賽也是如此。這一方面與選材機制有關,也和北京傢長對好大學的期待有關。

2017-18北京中小學籃球冠軍賽正打得如火如荼,也吸引眾多學生和傢長觀看。從比賽中可以看出,北京不缺好學校,也不缺籃球人才。而很多傢長認為,孩子憑借籃球特長進入好大學,是更好的路,不會浪費天賦,風險也更小。

在高度市場化、職業化的籃球領域尚且如此,在此方面稍遜的排球領域,希望孩子搞專業的傢長就更少瞭。今年11月開打的北京市中小學排球冠軍賽上,北京青年報記者同樣看到不少身體條件和排球智商都出眾的孩子,但和傢長一聊,他們都鼓勵孩子打球,但最好別搞職業。不少傢長自身就是體育人才,鼓勵孩子發展運動基因,也希望孩子繼續享受體育帶來的種種好處。但作為“過來人”,深知職業運動員道路的艱辛和狹窄。面對這麼明顯的二選一,不少女孩子也早早確立瞭奮鬥目標,那就是考到郎平執教的北師大,既可以進入名校求學,也可以繼續她們的排球夢。

走職業之路充滿艱辛

在“雛鷹計劃”籃球訓練營負責人看來,傢長和孩子的選擇再正確不過。職業體育隻接受適合職業比賽的精英,而產生精英的土壤是否厚實,還要看這項運動在青少年中間發展的底蘊。

每年,在首鋼籃球中心,會有不少好苗子進入“雛鷹計劃”訓練營。在接受身體測試和籃球技術專項考核後,接受更專業的集訓,他們中的佼佼者,會被首鋼俱樂部送到美國進行長期培訓。此外,包括北京青少年籃球冠軍賽、“苗苗杯”籃球比賽等不同規模的少年籃球比賽,都在促進著孩子全方位發展,享受著籃球的快樂,也慢慢積淀著北京籃球的土壤。

相比籃球,北京田徑的青少年普及之路就沒那麼順暢。因為田徑與籃球項目在職業化和市場化方面差距明顯,好苗子也很少能夠堅持。北京先農壇田徑俱樂部開展瞭青少年培訓,但參加訓練營的北京順義楊鎮中學學生,都將成為田徑特長生作為目標。

北京跳遠天才李金哲曾說,青少年時期,他周圍練習田徑的苗子不少,但真正到高中階段面臨職業轉型的十字路口,就慢慢流失瞭。李金哲不但愛田徑,還不愛學習,所以轉職業就非常堅決。像北京田徑三傑中學歷最高的張培萌和王宇,在田徑圈裡並不多。“訓練肯定會耽誤學習。有時比賽還會耽誤期末考。所以走上這條路,你註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。”王宇說。

阻礙青少年投身體育的,除瞭課業壓力,還有師資力量。北京籃球的師資力量就不容樂觀,籃球傳統校並不少,其中國傢級有7所、市級有70所,區級也有37所,但是,優秀籃球教練員卻相對匱乏,有72%的學校沒有專業教練員,38%的籃球傳統校沒有梯隊建設。缺乏呆得住的名師指導,孩子們的籃球水平很難提高。

孩子練體育“考驗”傢長

學校裡好教練少,就要到社會上去找。北青報記者註意到,參與體育運動的孩子們,給傢長帶來瞭一定的經濟壓力。北京今年青少年賽事分為夏季項目和冬季項目兩大類,共設35個比賽項目。其中,夏季項目涵蓋田徑、遊泳、足球、籃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網球等30個項目,冬季賽事設立冰球、冰壺、滑雪、花樣滑冰、短道速滑5個項目,吸引北京市16個區約7000名運動員參賽。孩子要參賽,就要保證有一定的實力和水平。為瞭滿足孩子的體育夢,不少傢長選擇校外報班,花錢加入體育俱樂部。這種傢長購買體育服務的行為,在籃球、冰球、馬術、高爾夫、網球等項目上格外突出。支出涵蓋裝備、聘請中外教練、參加俱樂部、參與國際賽事、前往運動發源地學習和參賽費用等等。

在北京宏奧冰場,北青報記者瞭解到,一個打冰球的孩子,除瞭培訓費用,需要購買冰鞋、球桿、護胸、護肘、護身、防摔褲、護膝、手套、頭盔等裝備。從最基礎的5000元左右,到貴的1萬元以上。有的孩子兩年換一次裝備。私教一對一費用也比一對多的費用貴。

裝備和培訓之外,還有外出比賽、考級。這又涉及到酒店、交通、教練、冰時等額外費用。進一步費用包括傢長帶孩子到運動發源地體驗學習、參加冰球夏令營等。孩子的興趣以及傢長的時間、精力、經濟水平,共同決定著孩子在體育之路上能走多遠。

硬件差照樣可以享受體育的快樂

那麼,是不是身邊沒有籃球館,沒有400米操場的學校,學生就沒法追尋體育夢,享受不到體育帶來的快樂呢?在北京東、西城區,有大批小學的活動場地受限。以東城區為例,全區擁有400米跑道的僅有匯文中學和五十五中學;西汽車監控系統城區也隻有回民中學等非常有限的學校擁有400米跑道。小學當中,擁有200米跑道的學校也不多。

但很多場地不大的學校,仍然利用校內的各種資源,保證學生的體能訓練不降低。東城區藝美小學隻有一個126米的跑道、4位體育老師,而在2016年的東城區中小學生《國傢學生體質健康標準》測試中獲得四年級組第二名。西城區實驗小學,每年會舉行一次全校范圍的乒乓球聯賽,賽期歷時一個月,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場比賽。該校幾乎每年都能在乒乓球車隊管理平台市級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。

針對有傢長認為,學校沒有健身設施,孩子就不會運動,甚至運動影響學習的觀點,十二中副校長阮守華認為,這種觀念有很大問題,“通過十二中搞體育的經驗,我們發現孩子們通過體育鍛煉,綜合實力會得到提升,這和上課求學是同樣重要的”。

[ 編輯: 黎玉瑩 ]


昨日,北三環二期教育城連接線工程建設項目開始環評公示,該連接線全長1.1公裡,今年底建成後教育城和朱村街的車流將能快速進入北三環,從而接入整個高速路網。

[詳細]


氣象臺預計,今天廣東大部分市縣雲量增多,氣溫繼續小幅上升,濕度增加,能見度轉差,早晚有輕霧,個別市縣有霧。

gps物流車隊管理系統[詳細]


交警部門近日發佈2017年度數據,廣州道路交通呈平穩有序的良好態勢:查獲交通違法行為同比升20.9%,全市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宗數,死亡人數,受傷人數,同比下降8.26%、2.41%和12.77%。

[詳細]


昨日7時左右,荔灣區光復北路551號一商鋪起火。由於該商鋪距中山六消防中隊僅約100米,消防官兵接到市民求助後迅速趕到,將火撲滅。

[詳細]


大洋社區是廣州日報集團旗下大洋網的互動平臺,致力打造廣州最具人氣、最具影響力的綜合論壇。報料投訴民意通,同聲同氣老友記,我愛我傢親子樂,廣州生活百事通。
arrow
arrow

    jrv715hv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